【席不暇暖的意思】“席不暇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为政也,坐而论道,立而行之,未尝一日懈怠,席不暇暖。”意思是形容人忙于事务,没有时间休息,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忙碌、勤于职守或奔波劳碌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席不暇暖 |
拼音 | xí bù xiá nuǎn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释义 | 形容人忙于事务,没有时间休息,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 |
近义词 | 废寝忘食、日理万机、马不停蹄 |
反义词 | 无所事事、安逸闲适、优哉游哉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很忙 |
情感色彩 | 中性或褒义 |
二、成语来源与典故
“席不暇暖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文是:“其为政也,坐而论道,立而行之,未尝一日懈怠,席不暇暖。”这句话讲的是王符在治理国家时,始终勤勉尽责,从未有过片刻的松懈,甚至连坐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。后人用“席不暇暖”来形容那种全身心投入工作、无暇顾及个人生活的状态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繁忙 | 他为了完成项目,几乎席不暇暖,连吃饭都顾不上。 |
政务繁忙 | 县长每天奔波各地,席不暇暖,只为百姓谋福祉。 |
学习刻苦 | 考前复习阶段,她几乎席不暇暖,只为取得好成绩。 |
四、总结
“席不暇暖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表达了人们在忙碌中无暇休息的状态。它既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敬业精神,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紧张的生活节奏。在现代生活中,这种状态虽然常见,但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、含义和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交流中准确运用,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