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共商国是的是什么意思】“共商国是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政治、政策讨论等场合。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政治语境中的表达方式。
一、
“共商国是”字面意思是“共同商议国家大事”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夫天下之大,万民之众,岂一人之智所能独断?故曰:‘共商国是’。”这里的“国是”指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、重大决策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共商国是”多用于描述政府、政党或社会各界就国家发展、政策制定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协商的过程。它强调的是民主参与、集体智慧和共识形成。
这一说法常见于官方媒体、政策解读或政治评论中,体现了一种开放、包容的治国理念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现代用法 | 体现理念 |
共商 | 共同商量 | 《战国策》 | 多用于政治、政策讨论 | 民主、协商 |
国是 | 国家大事 | 《战国策》 | 指国家重大决策 | 集体智慧、共识 |
共商国是 | 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| 《战国策》 | 常见于官方话语体系 | 开放、合作、民主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共商国是”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是一种政治文化。它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中对民意的重视,以及通过协商达成政策共识的治理方式。在实际操作中,这可能表现为听证会、座谈会、政策征求意见稿等形式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共商国是”虽然强调“共”,但最终的决策权仍由相关机构或领导人行使。因此,它更多是一种程序性表达,而非完全的民主投票。
四、结语
“共商国是”是中文政治语境中一个重要的概念,体现了国家治理过程中对意见整合与政策协商的重视。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政治话语的逻辑与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