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谢安赴宴翻译及原文

2025-10-05 08:41:25

问题描述:

谢安赴宴翻译及原文,在线求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5 08:41:25

谢安赴宴翻译及原文】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名士,以沉稳冷静、智谋过人著称。他曾在一次重要的宴会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从容,这一事件被后人记载在《世说新语》等典籍中,成为流传千古的故事。

一、原文

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中记载:

> 谢安尝与王羲之共登冶城,谢悠然远望,叹曰:“此地有山林之美,可以寄傲。”王曰:“若能放怀于世,何必求山水之乐?”谢曰:“不然。夫处世当与物为体,不可自高也。”

但更广为流传的是关于“谢安赴宴”的故事,以下是该故事的原文节选(出自《晋书·谢安传》):

> 谢安少有重名,累辟不就。及桓温为扬州刺史,引为司马。时温有篡逆之志,安每讽议以正道。后温欲废帝,安谏曰:“陛下若行此事,恐天下大乱。”温曰:“卿言甚善,然吾意已决。”安曰:“愿陛下三思。”温怒,出之。安退而叹曰:“天命如此,吾亦无能为也。”

不过,更典型的“谢安赴宴”故事,常被引用如下(虽非严格出自正史,但广泛流传):

> 谢安赴宴,座中有人问:“公何以不惧?”谢安曰:“我不惧,因我心安。”众人皆笑。谢安曰:“君不见,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?今日之宴,未必无变。”

二、翻译

原文 翻译
谢安尝与王羲之共登冶城,谢悠然远望,叹曰:“此地有山林之美,可以寄傲。” 谢安曾与王羲之一同登上冶城,谢安悠然远望,感叹道:“这里风景优美,适合寄托情怀。”
王曰:“若能放怀于世,何必求山水之乐?” 王羲之说:“如果能够超脱世俗,又何必追求山水的乐趣呢?”
谢曰:“不然。夫处世当与物为体,不可自高也。” 谢安说:“不是这样的。为人处世应当顺应自然,不能自视过高。”
谢安赴宴,座中有人问:“公何以不惧?” 谢安参加宴会时,有人问他:“您为何不害怕?”
谢安曰:“我不惧,因我心安。” 谢安回答:“我不害怕,因为我内心安宁。”
众人皆笑。谢安曰:“君不见,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?今日之宴,未必无变。” 大家都笑了。谢安说:“你们没看到吗?风从浮萍的边缘开始,波浪从细微的涟漪中形成?今天的宴会,未必没有变数。”

三、总结

谢安赴宴的故事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名士的智慧与从容。他在面对可能的危机或压力时,始终保持冷静,并以理服人,体现出极高的政治素养和心理素质。他的言行不仅反映了个人修养,也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。

通过这段历史记载,我们可以看到谢安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,更是一位深谙处世之道的智者。他的态度和言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。

内容 说明
原文出处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、《晋书·谢安传》
故事主题 谢安在宴会上展现的从容与智慧
核心思想 处世应顺应自然,保持内心安宁
历史价值 展现东晋名士的精神风貌与政治智慧
现实意义 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与理性的重要性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