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尺道名词解释】“五尺道”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道路,主要位于今四川、云南一带。它不仅是古代蜀地与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通道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建的“高速公路”之一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和军事价值。
一、
“五尺道”是秦朝时期修建的一条连接中原与西南地区的古道,因宽度为五尺(约1.2米)而得名。这条道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,由李斯主持修建,主要用于运输兵员和物资,对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五尺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,也是一条文化走廊,沿线留下了大量历史遗迹和文物,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史、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的重要资料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五尺道 |
修建时间 | 秦朝(公元前3世纪) |
修建者 | 李斯(受秦始皇委托) |
道路宽度 | 五尺(约1.2米) |
地理位置 | 主要位于今四川、云南一带 |
建设目的 | 连接中原与西南地区,便于军事和经济往来 |
历史意义 | 中国古代早期重要交通线路,促进西南开发与民族融合 |
文化价值 | 留下大量历史遗迹,是研究古代交通与边疆治理的重要资料 |
现存状况 | 多段遗址保存较好,部分路段仍可通行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五尺道”不仅是一条道路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它承载着古代中国的智慧与开拓精神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