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九龄生平简介】张九龄(673年-740年),字子寿,号博物,唐代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,以清正廉洁、刚直不阿著称,在开元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张九龄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,还在文学上留下了诸多佳作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
一、生平概述
张九龄出生于韶州曲江(今广东省韶关市),自幼聪慧好学,才华横溢。他早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,历任地方官职,后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朝廷重臣。他在任期间提倡改革,主张选贤任能,反对结党营私,深受皇帝信任。然而,随着李林甫等权臣的崛起,张九龄逐渐失去权力,最终被贬至荆州,不久病逝。
二、生平大事年表
时间 | 事件说明 |
673年 | 张九龄出生,广东韶州人 |
695年 | 通过进士考试,步入仕途 |
716年 | 担任左拾遗,参与朝政 |
720年 | 被任命为中书舍人,参与决策 |
723年 | 提拔为宰相,参与开元盛世治理 |
736年 | 因与李林甫不合,被贬为荆州刺史 |
740年 | 病逝于荆州,享年67岁 |
三、历史评价
张九龄是唐代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,其思想和行为对当时的政治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倡导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强调道德修养与治国理政相结合,反对奢靡腐败。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代表作有《感遇》《望月怀远》等,被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
张九龄的一生,是忠诚、智慧与清廉的象征,他的事迹和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