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醍醐灌顶读音是什么】“醍醐灌顶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受到启发或领悟后,如同被清凉的醍醐从头顶浇下,顿感通透、豁然开朗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中频繁出现,在日常交流中也常被引用。
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一成语,下面将从读音、含义、用法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一、
“醍醐灌顶”的拼音是 tí hú guàn dǐng,其中:
- “醍”(tí):指一种用酥油制成的饮料,比喻精华。
- “醐”(hú):也是指酥油,与“醍”同义。
- “灌”(guàn):浇灌、倾倒。
- “顶”(dǐng):头顶。
整个成语的意思是:把纯酥油从头顶浇下,比喻听了高明的言论或受到深刻的启发后,感到非常清爽、明白、顿悟。
此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突然开窍、理解深刻,常用于学习、修行、思想觉悟等语境中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醍醐灌顶 |
拼音 | tí hú guàn dǐng |
注音符号 |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|
含义 | 比喻受到高明的启发或点拨后,顿时明白、顿悟 |
出处 | 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因某句话、某件事而顿悟 |
近义词 | 豁然开朗、茅塞顿开、恍然大悟 |
反义词 | 一知半解、迷迷糊糊、不知所措 |
常见误读 | “醍”误读为“tì”、“醐”误读为“hū”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实际使用中,“醍醐灌顶”适合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场合,如文章、演讲、教学等。口语中较少使用,但若想表达“突然明白”的意思,也可以用“茅塞顿开”等更通俗的说法。
此外,注意不要将其用于描述简单的“知道”或“了解”,而是强调“顿悟”和“深刻理解”的过程。
通过以上内容,相信大家对“醍醐灌顶”的读音和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学习和使用这一成语时更加准确、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