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德高望重的雅意思】“德高望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、声望极高,通常用于对年长者或有成就之人的尊敬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词语虽然常见,但其背后的含义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价值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德高望重”的具体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,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
“德高望重”出自古代文献,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士之才德,非一朝一夕之功;而人之名誉,亦非一日之积也。故曰:‘德高望重,众人仰之。’”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的品德和声望需要长期积累,才能赢得他人的敬重。
该词强调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公众形象,通常用于对长辈、学者、领袖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的评价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德高望重”不仅是一种赞美,也是一种责任的象征,意味着被尊重者应具备更高的行为标准。
此外,“德高望重”在文学、影视作品中也常被引用,以突出人物的权威性和人格魅力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德高望重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基本释义 | 指品德高尚、声望极高的意思,多用于形容受人尊敬的长者或贤人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常作谓语、定语使用。 |
近义词 | 德高望重、德高望隆、声名显赫、德才兼备 |
反义词 | 品行不端、声名狼藉、德薄望轻 |
使用对象 | 多用于对年长者、学者、领导、名人等的尊称 |
文化内涵 | 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地位的统一,体现传统儒家思想中的“德治”理念。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表彰、颁奖、纪念活动等场合,表达对某人的敬意与肯定。 |
三、结语
“德高望重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道德与人格的高度重视。在当今社会,尽管形式多样、信息纷杂,但对“德高望重”的追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成就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在修养与社会责任。
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与使用方式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,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。